彩神

劉東飛團隊在Angew Chem發表有關界麵膜介導藥物高效包載的研究論文

發布時間:2022-11-29 來源:彩神 作者: 瀏覽次數:2241

近日,Angew Chem期刊正式發表我校劉東飛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論文Colloidal Jamming by Interfacial Self-Assembled Polymers: A Robust Route for Ultrahigh Efficient Encapsulation。我校2019級博士生霍青青為本論文第一作者,劉東飛教授為本文唯一通訊作者,彩神為本文唯一通訊單位,主要合作者包括沈陽藥科大學權鵬教授和上海大學李文教授。

微粒製劑通過將藥物包載於相應的載體材料中製成微小球狀體,調節藥物吸收和分布等體內藥物動力學特性,從而提高藥物療效並降低其副作用。然而,藥物的有效包載多依賴於藥物和載體材料的化學結構及其分子間相互作用。由於待包載藥物化學結構的多樣性,導致臨床廣泛應用的載體材料難以滿足不同藥物的包載需求。劉東飛教授團隊前期研究(NatComm 2022, 13: e1262)發現,微粒製備過程中通過在乳滴內形成藥物膠體顆粒,可同時大幅提高藥物的包封效率和載藥量,這一現象不符合傳統包載方法中載藥量提高常伴隨包封率降低的規律。

近日,劉東飛教授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具有界麵活性的兩親性聚合物材料在油水界麵處形成致密界麵膜,阻塞具有較大空間位阻的藥物膠體顆粒與油水界麵接觸,抑製藥物膠體顆粒跨界麵擴散,實現藥物高包封率(>95%)前提下的高載藥量(可達58.3 wt%)微球製備。該研究聚焦藥物膠體顆粒和聚合物界麵膜的相互作用,結合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手段,係統考察了聚合物分子結構對界麵膜結構及性質的影響;利用自主開發的藥物跨界麵擴散實時定量監測裝置(專利號CN202221539288.6),明確了界麵膜結構對膠體顆粒跨界麵擴散的影響;初步形成分子(藥物和聚合物分子)、介觀(藥物膠體顆粒和聚合物界麵膜)和宏觀(高性能載藥微球)三種水平研究的有效互動,從分子水平研究闡明界麵膜阻塞藥物膠體跨界麵擴散的作用機製。所製備高載藥微球將胰島素的體內平均滯留時間從3.1±0.2 h延長至4.6±0.9 d,輔料用量降低1889倍,在減少給藥頻次、降低注射部位炎症反應方麵具有突出優勢。本研究有效完善了高性能載藥微球核心技術體係,為微粒製劑連續流生產關鍵設備開發提供指導。

主要結果匯總示意圖


以上工作得到了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90325181973266)、江蘇省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基金(BK20190554)、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課題項目SKLNMZZ202221)和遼寧省教育廳研究基金(2020LJC04)的資助。

文章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8738


(供稿單位:藥學院,撰寫人:劉華,審稿人:黃欣、鄭詩翌


關閉
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