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神

    新華日報|江蘇21名科技工作者、1個科研團隊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創新爭先 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

    發布時間:2023-05-31 來源: 作者:薑晨、蔡姝雯、葉真、楊頻萍、謝詩涵 瀏覽次數:285

            今年530日是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21名科技工作者、1個科研團隊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其中包括5名兩院院士。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對科研人員多年來矢誌創新取得重大成果的褒獎,也是他們收到的最好節日禮物。麵向新征程,獲獎者紛紛表示,將繼續創新爭先,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衝鋒在前,

            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

            全國創新爭先獎於2017年設立,每3年評選一次,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準設立的又一重要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前兩屆,江蘇共有32名個人和1個團隊獲獎。第三屆江蘇獲獎總數再創新高,居全國第二位。

            創新爭先,江蘇科研人員衝鋒在前,從未懈怠。

            作為江蘇今年唯一的獲獎團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領銜的彩神麵向精準治療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及成藥轉化研究團隊,多年來聚焦生物醫藥前沿,突破了藥物新靶點的發現、麵向精準治療的創新生物藥等“卡脖子”問題。

            經過多年“以老帶新”,該團隊中既有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領軍人才,也有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加入。團隊的每一個人,都用實驗室牆上的標語“成功來自於嚴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來勉勵自己,而70歲的王廣基院士每天的工作時間依舊是從早上8點多到夜裏12點多,一點兒不遜於團隊的年輕人。“科研要落地,成果要為民。隻有真正到新藥開發終端解決問題、在臨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療效,才是科研的最終目的。”王廣基說。

            長期奮戰在科技創新一線的,還有“問稻”48載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洪程。眼下正是夏收夏種關鍵時節,張洪程院士正忙於示範推廣智能化育秧、栽插作業等“無人化”技術。他告訴記者:“稻麥生產‘無人化’,是一個新的農業重大科技課題,可以大幅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種植成本,也是解決未來糧食到底‘怎麽種、靠誰種’的關鍵鑰匙。”

            張洪程團隊始終瞄準國家及農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在輕簡化、機械化、精確化栽培與超級稻栽培等方麵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研發的稻麥綠色豐產“無人化”栽培技術,已被列為2021年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在江蘇省內外示範推廣。為讓成果走出實驗室,他長年累月奔走鄉間田頭,足跡遍布江蘇、浙江、安徽等10多個省份。“隻有做好原始創新‘最先一公裏’,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最後一公裏’,才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以科技力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盡早實現中國式農業現代化。”張洪程說。

            聚焦前沿,

            成為領跑者、開拓者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第一個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

            如何實現這一重大任務?獲獎者有著各自的深刻思考。

            “僅靠模仿我們是不可能走到世界科技前列的,隻有自主創新,才能產生更多引領世界的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沈樹忠說,他正在新疆開展野外科考,相比之前在新疆考察這次跑得更加偏遠,“這裏的石炭紀—二疊紀地層,不僅是我們團隊的研究領域,也是我國近年來探測油氣資源最有潛力的區域之一。”

            不斷獲取第一手資料,不斷尋找研究的創新點,是沈樹忠多年來工作的常態。早期專注於二疊紀地層研究,之後從係統地球科學角度開展地球生命演化的宏觀規律研究,現在沈樹忠又有了新的研究目標,“目前我們正在利用大數據試圖重建地質曆史的高精度時間標尺,通過收集海量的深時地質記錄數據,去重建過去地球係統的變化過程,這對我們深入了解地球係統的演變規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沈樹忠說,這次他帶來的團隊中有不少青年學子,他希望年輕科技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運用大數據、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更先進的科技手段去解決重要的地球科學問題。

            作為我國太赫茲天文探測技術的主要開創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史生才,對“創新爭先”有著獨到理解:“‘創新’和‘爭先’都與‘前沿’分不開。‘創新’是指要有新思路、新理念、新目標、新方法,要有追求‘前沿’的動力和路線;‘爭先’則是指要保持或追趕一種‘前沿’的狀態和水平。”

            麵向世界科技前沿,史生才多年來帶領團隊攻克太赫茲天文高靈敏度探測技術的一個又一個難關,使我國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並且達到國際前沿水平。他領導研製的太赫茲超導探測器成功應用於我國13.7米毫米波望遠鏡、國際天文大科學裝置ALMA(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和SMA(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等。目前,他正帶領團隊開展太赫茲天文探測技術的新一輪研究,“我們團隊承擔了中國空間站未來將要發射的巡天望遠鏡上一個太赫茲模塊。”

            造福民生,

            讓科技與產業無縫對接

            此次江蘇獲獎者均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他們持續推進科技與產業無縫對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江南大學共有3名教授獲獎,他們雖然研究的領域不同,但都致力於解決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用科技創新助力產業升級、行業發展。

            江南大學教授顧正彪長期研究澱粉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在澱粉結構設計理論、澱粉結構修飾機理、澱粉修飾用酶開發及產業化等方麵取得多項國際領先的標誌性成果。“高校是產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陣地,高校教師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為企業技術開發提供源源不斷的理論基礎。”顧正彪表示,科技創新必須為產業服務,真正使科研成果落地。

            “讓油瓶子多裝中國油、裝中國好油”是江南大學教授王興國的奮鬥目標,他帶領團隊圍繞濃香花生油大規模安全生產、油脂脫色新材料綠色製造、大豆油精準適度加工新模式等難題,開發出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

            江南大學教授蔣高明是我國紡織智能製造領域的領軍人物,多年來,他帶領的針織團隊聚焦新型高效、低能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紡織生產裝備的研發,不斷將數字技術融入到針織技術創新中。

            全國創新爭先獎個人獎中,作出重大貢獻的被授予全國創新爭先獎章。江蘇今年僅有兩人獲得該獎章。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教授徐虹是該獎章獲得者之一。她創新采用全生物合成的方法研製了聚穀氨酸這一新型功能高分子,形成“從01”的全新產業,帶動下遊形成千億元衍生市場,取得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們在實驗室裏花了10年時間,用微生物發酵方法來生產、提取聚穀氨酸。”徐虹告訴記者,為了將創新成果產業化,團隊進行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建成全球首條10萬噸級聚氨基酸、泛菌多糖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於農業、環保、日化、食品等多個領域,並出口歐洲、東南亞等地區。之後,團隊又與企業合作建成國內最大的年產10萬噸的微生物源生物刺激素生產線。她表示,未來將繼續帶領團隊深耕聚穀氨酸行業,並將其運用到大健康、土壤修複、水處理、飼料以及創傷敷料、手術縫合線等更多領域,讓科研惠及百姓、造福民生。

    來源:2023年5月31日 新華日報第3版(頭條新聞)

    通訊員:薑晨  記者:蔡姝雯、葉真、楊頻萍、謝詩涵

    關閉
    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