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健康報網|心係家鄉,中國彩神副教授張傑愛心抗“疫”

發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作者:薑晨、張淞崎、程守勤 瀏覽次數:104

        2020年春節,中華大地的熱鬧祥和被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疫情無情人有情,在與疫情的阻擊戰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可愛善良的人們。他們有的是白衣天使,奮戰一線救死扶傷最美逆行;有的是建築工人,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建造醫院;還有的是誌願者,身著鮮亮“誌願紅”奔赴一線默默值守,與戰友們一道構築起抗擊疫情的無形防線。彩神中藥學院“85後”副教授、彩神九三支社支委張傑博士就是千千萬萬“誌願紅”中的一員。

        心係家鄉,身先士卒助防控

        “趙奶奶,我來看你了!”“通風過後,門窗要關好,小心感冒哦!”“張爺爺,您的口罩要這麽戴!”麵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張傑心裏一直牽掛著養老院的老人們,無法安坐在家。自除夕夜起,他便帶著全家人來到了鹽城市亭湖區慈悅托福中心,毅然請戰成為養老院戰“疫”誌願者中的一員,讓貼心陪伴成為這個特殊時期最溫情的守護。

        “剛得知新冠病毒疫情消息時,我那時候人還在日本出差。從那邊帶回來的,包括日本友人援助在內的5000隻醫用口罩,除了捐給全區各養老院之外,其他的都已經在春節前免費發放給了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執勤交警和菜場百姓。”疫情初期的一“罩”難購、千金難求現象曆曆在目,而頻頻曝出的劣質口罩事件,更是令張傑如鯁在喉。
        身為一名藥學人,張傑深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疫用品的重要性,然而更令他擔憂的是,慈悅托福中心養老院數百名老人的疫情防護工作是否真正到位。
        “相較於青壯年,老年人的身體免疫力較弱,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時死亡率非常高。與此同時,老人們可能因為上一代人的生活習慣等,關於衛生防護方麵的意識又是極為淡薄的。”張傑說。
        不僅如此,養老院防疫誌願服務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是接踵而至。時值春節團圓期間,有的家庭會想著把老人接出去住幾天,而有的家庭會從五湖四海來養老院看望老人。原本戴上口罩問題不大,但養老院絕大多數老人對口罩頗為陌生,也不願意接觸新鮮事物,讓他們乖乖戴上口罩又談何容易?
        於是,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從理性角度考慮,疫情特殊時期老人絕不能與外來人員有任何接觸;但從人性角度出發,千裏迢迢趕來看望父母,卻又無奈碰上疫情,怎能讓子女們白跑一趟?張傑思來想去,終於做出了一個溫情又大膽的決定:讓前來看望老人的子女隔著窗戶共享天倫,抑或是雙方都戴上口罩在安全距離內傾訴交談。如此一來,既滿足了子女的需求,又不會威脅到老人的安全,皆大歡喜。
        而針對養老院裏堅決不願意戴上口罩的老人,張傑逐一進行耐心勸導,以理服人,並手把手教會他們怎麽去配戴口罩、怎麽去保持個人衛生。無論是協助撰寫防控公告還是幫助老人測量體溫,無論是進行公共設施消毒還是宣講疫情防護知識,張傑始終身著那抹“誌願紅”不分晝夜在抗疫一線發揮著光和熱。
        “這幾天不知道爬了多少樓、走了多少路、敲了多少次門。”張傑坦言,想著自己的付出能夠為養老院的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便不再覺得辛苦,“畢竟誌願者是做實事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做有助於國家和社會的事,值得!”

        據統計,連日來,張傑一共向社會免費發放了24000多隻愛心口罩以及消毒液、手套等防護用品,總價值達7萬元。此外,他還向鹽城市慈善總會捐款10000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

        耳濡目染,生活習慣是慈善

        “人們都在家裏,你為什麽出來做誌願者呢?”麵對記者的提問,張傑這樣回答道:“現在疫情這麽危險,總有人要站出來扛起這個擔子啊。更何況,在做慈善這條道路上,我的母親是我們一家人最好的榜樣!”
        據了解,張傑的母親陸春鑾曾任鹽城市亭湖經濟開發區婦聯主席,是一位“癡迷”於慈善事業的退休幹部。2014年離開領導崗位後,陸春鑾自籌資金創辦了慈悅托福中心,從此開始了她的孝老愛親事業。她每天堅持查房,為老人洗臉梳發、開展康複訓練;老人通便不順暢時,她帶頭做示範,讓護工克服怕髒的心理。6年多來,陸春鑾孝老愛親的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先後榮獲“中國好人”“江蘇好人”“鹽城好人”“十大愛心人物”“孝親敬老之星”等榮譽稱號。
        說到“慈悅托福”四個字,張傑道出了母親的用意:“慈,是希望來這裏工作的服務人員有一顆善良的心;悅,是希望選擇入住這裏的老人每天都能開心快樂,把這裏當成家;托福,是代表老人們能夠放心地把晚年幸福寄托給我們。”
        “其實,母親的愛心善行幾十年來從未間斷,對我一生影響深遠。”據張傑回憶,從高中開始,他便跟隨母親陸春鑾為貧困家庭獻愛心做公益。在校期間獲得的獎學金,他無一例外地都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在日本留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他依然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捐給養老院的老人們,他說,錢雖然不多,但給老人買點可口的點心也是極好的。每次張傑和妻子黃江豔放假回到鹽城,第一站無一例外都會前往養老院,給老人讀報,陪老人吃年夜飯,給老人們捶肩揉背。老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大孫子”,叫他的妻子“孫媳婦”。據統計,近年來張傑先後捐贈各類善款和物品20多次,共計12餘萬元。
        “從小到大,母親一直教我要對老人好,她還常說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張傑坦言,這些在他人看來十分了不得的善舉都已經成為他和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已經把善良和幫助別人當成了習慣。每次到養老院,即便是記憶力不好的老人也還認識他,張傑表示這讓他十分感動。“我們當下所享受的現代生活的便利是上一代人創造的,當他們老了,我們理所應當關愛他們。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付出了;看他們笑的時候,你的心裏會感到極大的安慰。”
        神農偉業,功在當代利千秋
        據了解,張傑一直將“讓別人開心是一種慈善,讓自己開心是一種智慧”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座右銘。長期的慈善工作讓張傑對生命充滿敬畏,也正因為如此,他選擇成為一名藥學工作者。
        “小時候,母親身體常常抱恙,在陪伴她去醫院的經曆中,眾多病人的疼痛和家屬的焦慮在我的童年烙下了深刻印象。”張傑坦言, 高中時無數次想要學醫,但項羽曾經說過,學劍隻當一人敵,學兵法則當萬人敵。因此他認為,藥之於醫,正如兵法之於兵器,能在更大範圍內為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青黴素劃時代的發現開啟了人類使用抗生素的曆史,胰島素的出現挽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而屠呦呦研製的青蒿素更是給非洲大地帶去健康福音。曆史發展過程中的這些救命藥一次次為全人類的健康貢獻出偉大的力量,而這也激勵著他從事神聖的藥學工作,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而努力奮鬥!
        在此次疫情中,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研製的中藥製劑“肺炎1號方”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大放異彩,中醫藥再次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與認可。這讓張傑感到無比驕傲和激動!
        作為一名從事中藥學和天然藥物化學相關工作的科研人員,張傑表示,中藥是中國的民族瑰寶,但由於其物質成分基礎不夠明確、機製不夠清楚,目前還不被西方發達國家所認可。當下,在日本不少藥妝店裏看到的大多是中藥的配方,日韓等國的漢方藥將現代化中藥提取技術運用到了生產過程中,日本也因此占據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草藥市場銷售份額。令人尷尬的是,作為中草藥的發源地,今天中國大陸中草藥銷量僅占全球總額的2%,且大多是為日韓等國的漢方藥提供原材料。現如今,中醫藥在全世界愈來愈受到重視,張傑覺得有義務也有責任把我們的民族瑰寶--中藥發揚光大。
        據了解,3月13日,彩神召開2020年定點扶貧工作專題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張傑副教授作為該校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優秀中青年教師代表,被學校選派赴國務院定點扶貧縣--陝西省鎮坪縣掛職副縣長,繼續接力新一輪的扶貧攻堅工作。

來源:2020年03月19日 健康報網

通訊員:薑晨、張凇崎  記者:程守勤

關閉
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