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藥學院丁婭團隊在Angew Chem發表NADPH響應的核殼結構酶-前藥反應器最新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3-11-16 來源:彩神 作者: 瀏覽次數:1733

 近日,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6.6)在線發表了我校藥學院丁婭團隊題為“Core-Shell Reactor Partitioning Enzyme and Prodrug by ZIF-8 for NADPH-Sensitive In Situ Prodrug Activation”最新科研成果。我校藥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王博、2020級碩士研究生張聖為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丁婭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彩神為本文的唯一通訊單位。

酶-前藥療法在體內前藥激活過程中表現出獨特的效率、選擇性和特異性方麵的優勢。然而,如何在體內對酶和底物進行精準的時空調控、保持酶的活性,以及克服由於藥物遞送效率低而導致的原位前藥耗竭,仍然存在巨大挑戰。細胞色素P450是肝微粒體係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多數前藥的特異性生物代謝酶。由於CYP450在肝髒中高表達,所以前藥物轉化通常發生在肝髒,形成的活性藥物需經體循環到達症狀部位,導致嚴重的肝毒性和潛在的全身毒性。此外,CYP450易受環境因素影響,表現出個體差異,即便對於相同劑量的前藥,其催化效果也存在差異。因此,實現酶和前藥的時空調控,並維持酶在靶點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提出利用沸石咪唑骨架-8(ZIF-8)構建具有核—殼結構的酶反應器。CYP450固定在ZIF-8內核中;抗腫瘤藥物達卡巴嗪(DTIC)作為有機配體,通過配位作用沉積在外殼層。這種特殊的核—殼結構,將酶和其底物整合在同一體係中,確保其體內分布的一致性。一方麵對CYP450結構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麵將DTIC的載藥量提升至約43.6%。實驗結果顯示,該反應器僅在腫瘤細胞內高濃度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條件下發生前藥激活反應,顯著提高了酶催化反應的細胞選擇性。酶催化反應將DTIC轉化為甲基陽離子,誘導DNA甲基化和腫瘤細胞凋亡。借助透明質酸的腫瘤靶向能力,該核—殼酶反應器顯示出96.6%的腫瘤抑製率,未觀察到明顯毒副作用。該工作為體內生物催化的有效性、選擇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種簡單而通用的策略。

以上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NSFC31870946和NSFC32271453)和雙一流高校前瞻項目(CPU2022QZ12)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4025

核殼結構酶-前藥反應器的設計、構建和作用機理示意圖

(供稿單位:藥學院,撰寫人:劉華,審稿人:黃欣)


關閉
彩神